中国民主促进会吕梁市委员会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走进吕梁 >> 内容

手工面

时间:2014-7-18 10:57:13  作者:   点击:

应小虎

《 人民日报 》( 2014年07月12日   12 版)

从小到大,走南闯北,吃过洋面(机器面)、素面、拉面、担担面、刀削面、快速面……然而,唯有家乡浙江东阳的手工面,最是自然亲切,难以忘怀。

我们那一代人,小时候能吃上一碗手工面,不能说不是一种享受。手工面不容易吃到,真的吃上了手工面,即使吃得很快,也不可能有第二碗。那时候,总是盼星星盼月亮似的期盼生日的到来,说白了就是一碗手工面和两个熟白子(煮鸡蛋)的诱惑。那个年代所谓的手工面,黑乎乎的类似于荞麦面,至少三分之一是由蔬菜或萝卜丝掺杂而成,因为生产队分得的口粮极为有限,总量就那么多,所以一定得精打细算。到了我上高中的时候,正赶上了分田到户的日子,锅里的手工面渐渐变白了,可那味道没变,而我,恰恰喜欢这种原汁原味的麦香味儿。

直到今天,家乡人过生日还有吃一碗手工面和两个鸡蛋的规矩。农村里农户家办大事时,还是习惯拿手工面来招待客人。一碗鸡蛋手工面,边吃边聊,家长里短,娓娓道来。

前几年我回到家乡上班,吃遍了东阳的手工面馆,又突发奇想跟妻子学做起手工面。土生土长的小麦,经粮食加工厂磨碎成七成面粉,相当适合做面条。做手工面一般是这几个步骤:在小面盆或电饭锅里放适量的干面粉,一点一点加入掺有食用盐的水,边加边搅;搅和好之后,将加了水的面粉上下左右翻来覆去,由轻而重,直到揉搓成面团,且有滑滑的手感,然后找锅盘之类的东西盖上,放置约半个小时,再揉一下面团使之保持圆形,接着便可进入下一道工序擀面了。用擀面杖将中间比较厚的面团,慢慢擀到薄的地方,每擀一个回合,就要洒点葛粉之类较为柔软的面粉,以防面片粘在一起。擀面用的是巧劲,需要十来个回合,一直到面片厚薄相宜时,方可抬起面杖,将其来回叠加至手掌宽度的面片墙。最后一道工序是切面,同样讲究技巧,如果用刀切开的手工面条均匀,功夫就算到家了。学做手工面,还真的不简单。起初几次,我手忙脚乱,结果面条不是太软,就是太硬,粗的太粗,细的太细,参差不齐。后来,慢慢地,我也能轻松自如地做出顶呱呱的手工面了。

不经意间,又生出一份雅兴。只要周末空闲,便约上三两同学或好友,在我那乡下庭院里的石桌旁,吃着小菜和土蒜,合着热气腾腾的手工面下老酒,真是别有一番快乐。

手工面好吃,但此物也有使性子的时候。刚从田里收割、晒干、磨碎的面粉所做的手工面,具有较强的膨胀性,它会毫不留情地撑满你的肚子,有时甚至折腾你一晚上。

有人担忧家乡的传统手工面有朝一日会消失,我也曾有这样的担忧,但后来发现这种担忧是多余了。有一次,妻子得知女儿要回家乡小住,兴奋地连忙张罗着做手工面,没想到电话那头传来——“妈,别忙乎了,我也会做手工面”,妻子和我听了都很惊讶。原来女儿女婿都喜欢手工面,聪明的女儿还就地取材,用平时切菜的砧板作擀面的板子,用啤酒瓶当擀面杖,一样能做成手工面。

家乡的手工面,让人难以忘怀。它是那样地为寻常百姓所喜爱,被远方的游子所惦念。

网络编辑:贺立辉 来源:
相关评论
发表我的评论
  • 大名:
  • 内容:
  • 中国民主促进会吕梁市委员会(www.sxllmj.org.cn) © 2025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传真:0358-8223098 电话:0358-8223098 吕梁民进邮箱:mjllsw@163.com
  • 吕梁市市委大院 邮编:033000 晋ICP备100060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