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主促进会吕梁市委员会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走进吕梁 >> 吕梁史话 >> 内容

离石村名考——归化村的来历

时间:2017-4-28 16:09:15  作者:   点击:

      归化,顾名思义,归来同化。关于村名的由来目前有3个版本:一曰,归化原名朱化村,相传由朱氏大财主定居该村而得名,文革后改名归化,取义为“归向四个现代化”;一曰,归化原名诸化村或居化村(居:本地念zhu),相传古时有位诸侯来村居住而被感化,从而得名;一曰,村南宝峰山道、佛合一,易名归化。 
      归化,百度百科指某个人在出生国籍以外自愿、主动取得其他国家国籍的行为。纵观以上3个版本,都离不开“化”字,我们可以引申为造化、教化、感化、同化的意思。
       《黄帝内经》中关于“生、化、极、变”的事物发生发展规律是这样论述的“物生谓之化,物极谓之变”,即新事物产生的过程,也就是“化”的过程;而旧事物由小到大发展到盛极的过程,也就是“变”的过程。朱熹曰:“变者,化之渐;化者,变之成。”, 阐述了变是渐变、量变的意思,化是渐变已经完成了,即质变,事物由无到有的过程。 
      魏晋南北朝时期,离石(西河郡)前承秦汉,后启隋唐,开启了民族融合的新时期。由于其特殊的历史地位和形成的“离石胡”对隋、唐时期的社会、经济、文化,特别是民族大融合产生了积极地影响,这段史实足以从“归化”二字得以佐证。 
      西晋末年(公元304年),匈奴左部帅刘渊起兵反晋,建后汉政权,置都离石,是北方少数民族第一个在中原建立政权的皇帝,由此揭开了五胡十六国时期;公元306年,石勒被刘渊封为辅汉将军,公元319年,石勒建立后赵,公元328年,统一北方;五胡十六国前后一百多年时间里,既是中国民族融合的高潮,又是北方至中原最黑暗的时期,当时狼烟战火连年不息,动辄屠城,血流漂杵,尸骨塞壑,刘萨河出身离石稽胡族(生于公元360年),参与了当时“五胡乱华”的杀戮战争,刘萨河经过“冥游事件”后放下屠刀,皈依佛门,他和法显是同时到印度取经的中国僧人,比唐玄奘早230年,佛教第22代宗师,法号慧达,是敦煌石窟的开创者,与佛陀释迦牟尼并比其肩,被当代世界佛教界尊称为“中国的释迦牟尼”,他推动了佛教中国化,为胡汉百姓提供了精神抚慰,他的出现对推动当时社会发展、遏制战争、弥合人们的心灵创伤有着积极地作用;北齐天保三年(公元552年)“冬十月,齐主自晋阳如离石,自黄栌岭(离石吴城与汾阳交界)起长城,北至社平戍(五寨县),四百余里置三十六戍”,这段长城是为防御稽胡和西魏及以后的北周,后由五寨社平戍到达神池,又由神池折而向偏关至老牛湾(总秦戍)。 
      今千年景区(在归化村东12公里处)云顶坞壁山寨区,《汾州府志》称此地为“刘王郓”,相传刘渊曾在此处屯兵,另景区内千年寺北禅院为刘萨诃创建;近年来有国际考古专家、现任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院士、吕梁市古代文化研究会会长白礼昌教授在该村考古时有几处重大发现:一是考证宝峰山道观为西汉平帝元年至五年(即公元元年到公元5年)所建,为玄门正一教,是道教发源地北武当山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碑可靠;二是在村内发现石勒碑记,碑体保存完好,字迹清晰,对石勒在归化村的活动作了详细的记录,由此我们可以推算出刘渊在千年屯兵,石勒作为辅汉将军在归化驻扎是合情合理的,诸(居)化村名的来历大致如此;三是在村北山脊发现北齐长城遗址,北齐自黄栌岭起长城,北至社平戍(五寨县),共四百余里,途径归化村不论从当时历史事实,还是地理方位考究,都是符合实际的。而且北齐为防御突厥、柔然、契丹和北周,先后一共修筑了三道长城,史籍记载有六次,首开黄栌岭至社平戍被称为“重城”的长城,其龙头就在黄栌关,可见当时其战略位置的重要性。 
      归,归顺、归来; 化,造化、同化、由无到有的新生事物,结合离石作为民族融合之地历史大背景以及目前该村所考遗迹,我们不难理解“归化”背后所蕴藏的深厚的人文积淀,不论“朱化”也好,“诸(居)化”也罢,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归化村未来注定是归向四个现代化的!

网络编辑:车芳芳 来源:吕梁政协网
  • 上一篇:李三处:吕梁山颂歌
  • 下一篇:没有了
  • 相关评论
    发表我的评论
    • 大名:
    • 内容:
  • 中国民主促进会吕梁市委员会(www.sxllmj.org.cn) © 2024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传真:0358-8223098 电话:0358-8223098 吕梁民进邮箱:mjllsw@163.com
  • 吕梁市市委大院 邮编:033000 晋ICP备100060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