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主促进会吕梁市委员会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会员社区 >> 会员佳作 >> 内容

侯志刚:面涅将军——狄青

时间:2012-5-23 11:06:46  作者:   点击:

 

 

狄青(1008——1057),字汉臣,汾州西河狄家社人(今属文水县)。祖父真,父亲普,皆以经营田产为业。狄青体魄雄健,少喜习武,善于骑射,长于武功。年长后,由于武功出众,征战有功,成为北宋名将。

侯志刚:面涅将军——狄青    宋时,西河县陈家庄镇有一个恶霸王壮,绰号“拦街虎”,凡到镇上喝酒吃饭之人,他都要勒索一份酒饭,若遭拒绝,就要遭其毒打。狄青对此非常痛恨,决心要为民除害。一天,他来到镇上喝酒,“拦街虎”见他竟敢拒绝请客,动手便打,狄青大怒,奋起反击,出手将“拦街虎”打死。后来他只好背井离乡,到太原府应募投军。

公元1038年党项族元昊称帝,建立西夏,进攻中原。狄青被选送前方,担任延州(今延安)指挥。狄青每次出战,都身先士卒,相貌俊秀文弱,仿效兰陵王,戴铜面具,披头散发,左冲右突,所向披靡,西夏兵闻风丧胆。4年期间与夏军激战25次,俘西夏败兵5 700人,他自己也8次身中流矢,立下了赫赫战功。深受统帅韩琦、范仲淹赏识。一天,范仲淹送给狄青一部《左传》,并告诫他说:“为将者,不可不知书,匹夫之勇无足尚也”!狄青由此受到启发,他认识到作为一名将领,如果不懂得历史和兵法,只不过是匹夫之勇。从此,便发奋读书。他通读了秦汉以来的很多兵书和史籍,大大增加了他的历史知识和军事知识,战斗中更加发挥了他的战略才能,屡战屡捷而名声大震,官职也屡次升迁。先后提任秦州刺史、泾原路兵马部署、经略招讨副使、马军副都指挥使、彰化军节度使,皇祐四年(1052年)升为枢密副使。他虽屡次升迁,但始终能够与将士同甘共苦,打了胜仗,总是推功于佐将。

狄青士兵出身,成为名将后脸上仍然留着从军时的刺字。仁宗曾专门下诏让他将脸上的刺字印记用药除去,狄青却这样回答仁宗:“陛下以功擢臣,不问门第,臣所以有今日,是因为有这印记,臣愿意留着印记,用以激励军心,所以不敢奉诏。”仁宗由此更加器重和信任这名爱将因此被称为“面涅将军”。

皇祐元年(1049),广源州少数民族酋长侬智高,自称仁惠皇帝,沿江东下,连陷九州,据邕州(今广西南宁)为首府,企图摆脱宋朝控制,宋朝几次派兵攻打,皆未取胜。皇祜四年,狄青以枢密副使身份,上书请求南征,仁宗应诺,命其为荆湖宣抚使,行前在垂拱殿设宴送行。狄青率兵到达宾州(今广西宾阳),两军对峙,时值元旦年节,狄青下令悬灯摆宴,发出休假十日的风声,使侬军麻痹大意,而就在元旦之夜,乘敌不防之际,率兵攻克昆仑关,直捣归仁铺,击败侬智高。

捷报传来,宋仁宗大喜,晋升狄青为护国节度使、河中尹。狄青得胜回朝后,被仁宗又提拔为枢密使。然而,种种祸患也就由此而生。宋王朝为了避免唐末五代武人专权、兵变频频的弊端,自开国以来,极力压低武将地位,以绝其觊觎之心,把重文轻武作为基本国策。在这样的政治环境中,随着狄青官职的升迁,朝廷对他的猜忌、疑虑也在逐步加深,同僚对他的嫉妒同样在一天天加剧。嘉元年(1056),因受排挤被罢为同中枢门下平章事,出判陈州为判官。次年病故于陈州。死后,追赠中书令,谥“武襄公”。现汾阳县城北10里峪道河镇刘村尚存狄青墓,其故里狄家社村建有狄青庙。

该文发表于山西省政协主办的《文史月刊》2012年第5期

(网络编辑:贺立辉)

 

网络编辑: 来源:
相关评论
发表我的评论
  • 大名:
  • 内容:
  • 中国民主促进会吕梁市委员会(www.sxllmj.org.cn) © 2024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传真:0358-8223098 电话:0358-8223098 吕梁民进邮箱:mjllsw@163.com
  • 吕梁市市委大院 邮编:033000 晋ICP备100060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