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主促进会吕梁市委员会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苑天地 >> 奇文赏鉴 >> 内容

一部超乎文学之上的大书

时间:2017-2-9 18:32:20  作者:王海波   点击:

一部超乎文学之上的大书

《冯雪峰全集》(12卷):冯雪峰著;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人民文学出版社在创建65周年之际,正式出版了第一任社长兼总编辑、著名诗人、作家和文艺理论家冯雪峰的全集,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与文化价值。

革命家冯雪峰

冯雪峰1903年6月2日出生于浙江义乌一个农民家庭。青年时代,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和大革命浪潮的感召下,他以满腔热情追求真理,投身革命。他阅读李大钊的著作,研读马克思主义的文艺理论和社会革命理论。1927年6月,在大革命失败后的白色恐怖下,他毅然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对国家民族的解放事业和党的文化事业忠心耿耿,无私奉献。20世纪30年代,冯雪峰在上海组织领导左翼文艺运动,参加筹建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和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沟通党与文化界及鲁迅的联系。他曾担任左联党团书记,团结大批进步作家,同国民党的文化围剿进行顽强的斗争。1934年,他参加了举世瞩目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在全面抗战爆发前的民族危亡之际,他重返上海,冒着生命危险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做了大量工作。皖南事变后,他被捕入狱,在上饶集中营历尽磨难,坚持斗争。新中国成立后,冯雪峰曾任中国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文艺报》主编等文艺界、出版界的重要领导职务,为国家文化事业的发展尽心竭力。在生命的最后20年间,冯雪峰长期身处逆境,精神和身体受到摧残,但他仍然表现出对党的坚定信念和坚韧不拔的崇高品格,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文学家冯雪峰

冯雪峰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在文学创作、文艺理论与批评、翻译等多方面都有着显著成就。20世纪20年代初期,他与诗友在杭州西湖之滨成立湖畔诗社,共同出版诗集《湖畔》《春的歌集》,抒发五四新一代青年希望摆脱封建禁锢、追求美好理想的心声,清新隽永的风格洋溢出蓬勃的青春气息。这是中国新文学史上最早的白话诗集之一,也使雪峰赢得了“湖畔诗人”的声誉。20年后,他在上饶集中营狱中写下《真实之歌》及后来修改精选的《灵山歌》,以深沉的情感、开阔的意境表达了一位成熟的革命者在炼狱中生命的燃烧和思想的升华。

冯雪峰的杂文创作深得鲁迅杂文的精髓,从“左联”时期开始,到抗战末期,以至新中国成立之前,他创作的杂文,视野广阔,内容多样,从乡村到都市,从文艺问题到社会问题,到更深层的精神文化现象,都有深刻的触及和剖析。作品赞美人民的质朴,崇尚历史变革的力量;对民族的劣根性及精神上的颓废、空虚、平庸、庸俗给予了深刻的批判和无情的嘲讽。他的杂文集《乡风与市风》《有进无退》《跨的日子》等,都是现代杂文史上的杰作。

冯雪峰在现代寓言的创作上具有开创性贡献。他的文学创作肇始于诗歌,而封笔于寓言。在现代文学史上,把寓言当作一生钟爱的文体,写下几百篇之多,又改编国外寓言的,只有冯雪峰一人。雪峰的寓言继承中国古典传统又有开拓创新,在揭露黑暗、讽刺时弊和文化意蕴的呈现上与他的杂文有异曲同工之处。而作品中简单的故事,激越的情感,丰沛的思想智慧,隽永精妙的语言又使他的寓言富有诗性的光芒,成为其诗歌创作的继续和延伸。冯雪峰为中国寓言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因此被誉为中国现代寓言的奠基者。

冯雪峰对中国现代文艺理论建设的贡献也有目共睹。从1926年起,在革命文学兴起之初,急需理论引导的情况下,他以高远的眼光和极大的胆识魄力,系统地翻译介绍《新俄文学的曙光期》《俄罗斯的无产阶级文学》《新俄的文艺政策》及普列汉诺夫的《艺术与社会生活》、卢那察尔斯基的《艺术之社会的基础》等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和苏俄的社会主义文艺理论思潮、文化建设动态方面的书籍。他还翻译介绍了列宁关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书籍和高尔基、夏目漱石等作家的作品,同时也以开阔的胸襟和视角翻译了匈牙利玛察的《现代欧洲的艺术》,在国内几乎最早系统介绍了未来派、立体派、表现派等欧洲现代派文艺思潮。他以自学的日语功底,以顽强的“硬译”精神,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成为独树一帜的翻译家。他还和鲁迅一道编辑出版了“新俄文艺论述丛书”“科学的艺术论丛书”“文艺理论丛书”等,对指导中国新兴的革命文艺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也逐渐形成了他自己独特的革命现实主义文艺理论。他的《革命与智识阶级》《论民主革命的文艺运动》《论〈保卫延安〉》《中国文学从古典现实主义到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发展的一个轮廓》等都是中国现实主义文艺理论与批评的经典篇章。

出版家冯雪峰

冯雪峰也是杰出的出版家,为新中国的文学出版事业做出重要贡献。1951年,冯雪峰受命组建人民文学出版社,他高瞻远瞩地提出要以“国家出版社的规模”为发展目标和出书要求。他认为国家出版社应“以提高为主”,实行“提高指导下的普及”。在拟定出版方针时,他提出要出版中外文学名著,不仅要有延安以来的工农兵文艺,还要有五四以来的新文学;不仅要有现代文学,还要着手古代文学遗产的整理;不仅要有苏联文学,还要有欧美等国家的古典名著和现代名著的系统介绍。这个思路和构想后来被概括为:古今中外,提高为主。这全面奠定了人民文学出版社作为国家级专业文学出版机构建立和发展的良好基础。

冯雪峰始终坚持以繁荣创作为出版社首要任务,大力扶持新的创作,培养新的作家。在他领导下,出版社及时有效地组织出版了大量优秀的新作品。在他任职的7年中,出版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当代创作近500种,其中被称为“红色经典”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保卫延安》《暴风骤雨》《新儿女英雄传》《铜墙铁壁》《野火春风斗古城》《吕梁英雄传》《林海雪原》等著名长篇小说,影响了几代人,至今仍有强大的生命力。这些图书显示了新中国文学事业的初步繁荣,成为我国当代文学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冯雪峰是五四新文学运动的参与者,他十分珍视五四新文学的优秀传统。在他的精心组织下,鲁迅著作通过注释本《鲁迅全集》和各种单行本,真正成为受到广大读者欢迎的文学图书。他主持出版现代文学的标志性作品《家》《子夜》《骆驼祥子》《女神》等数十种,出版40多位现代重要作家的各类选集,并启动了《瞿秋白文集》《郭沫若文集》《巴金文集》《茅盾文集》等大型图书的编辑出版,使五四新文学的成果第一次得到系统的整理,展示了我国现代文学的巨大成就。此外,他还十分重视新文学与古典文学的传承关系,重视汲取外国文学的营养,整理出版了大量古代文学名著与外国文学名著。在冯雪峰主持工作的7年中,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各类图书2200多种,创立了高起点、多门类、多层次、多样化的图书格局,为以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开辟了广阔的道路。对这样一位筚路蓝缕,为出版社的建立和发展付出了巨大精力和心血的创业者,我们永远怀着崇高的敬意。

冯雪峰各时期、各领域的创作之汇总

此套《冯雪峰全集》共12卷本,系冯雪峰的著作首次得以全面整理出版。在文学创作方面收录了冯雪峰的《湖畔》《真实之歌》等诗集4部(包括合著),和集外诗歌30首,小说散文多篇。冯雪峰所写第一篇文学作品《到省议会旁听》收在集外诗歌中。全集收录《今寓言》《雪峰寓言三百篇(上卷)》等寓言集4部,改编国外寓言故事集《百喻经故事》《富翁造三层楼》,以及集外寓言和首次整理面世的寓言遗稿60余篇。冯雪峰平生最后的文学作品《锦鸡与麻雀》收在集外寓言中。杂文论文方面收录《乡风与市风》等杂文集3部,《过来的时代》《论文集(第一卷)》等论文集5部,以及近百万字的集外杂文与论文。全集还收录两个不同版本的回忆录《回忆鲁迅》和少儿读物《鲁迅和他少年时候的朋友》、电影文学剧本《上饶集中营》。这些创作于不同时期的文学作品几乎涵盖了文学的各种形式,全面反映了冯雪峰的文学成就。

冯雪峰在翻译国外文艺理论及文学作品方面也是埋头苦干,成效卓著。全集以3卷的容量收录了他留下的将近150万字的翻译著作。这些书籍在当时出版以后产生了重要影响,有的还曾再版,但之后因各种原因,没有重新整理出版过。这次集中收入全集,不仅为冯雪峰的翻译实践做了一个全面汇总,也为中国现代翻译史留下了早期翻译状况的宝贵资料。

除文学和翻译之外,全集还收录了冯雪峰的书信、日记、编务文稿、政务文稿函件和外调材料等,可以说内容相当丰富,并且具有非同一般的价值和意义。比如书信部分是冯雪峰1922年至1975年间与作家、文学研究者、同事、亲友和有关机构的通信160余封,大部分都是以前没有公开发表过的。日记写于1965年至1975年间,也是根据未发表的手稿收入。这些资料从一个侧面记录了冯雪峰的工作生活状况。冯雪峰1936年4月奉中央之命重回上海,负有艰巨的使命。一方面与鲁迅联系,沟通党与上海文化界的关系;更重要的是为重建上海地下党组织,并团结各方力量,贯彻中央抗日统一战线的政策而工作。这期间他化名李允生,战斗在党的隐秘战线,他以秘密的书信和报告的形式为党中央输送了大量情报资料,为党的决策提供参考。编辑《冯雪峰全集》的时候,我们尽可能搜集了现在可以公开发表的书信和报告,这些既是冯雪峰不惧艰危为党工作的见证,也是党史研究的宝贵资料。

冯雪峰作为有着多重身份的重量级人物,作为党的文化将领,始终置身于时代风云的潮头,是历史的亲历者、见证者和记录者。《冯雪峰全集》无疑已经不是一般文学意义上的全集,而是一部承载着丰富内容、超乎文学之上的大书。(王海波)

网络编辑:车芳芳 来源:人民日报
相关评论
发表我的评论
  • 大名:
  • 内容:
  • 中国民主促进会吕梁市委员会(www.sxllmj.org.cn) © 2024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传真:0358-8223098 电话:0358-8223098 吕梁民进邮箱:mjllsw@163.com
  • 吕梁市市委大院 邮编:033000 晋ICP备100060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