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主促进会吕梁市委员会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网上学苑 >> 内容

中共山西省委十届四次全会暨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解读

时间:2012-12-30 9:16:37  作者:   点击:

                       

                                     来源:黄河新闻网

2012·山西成绩单

又到岁末年初,又到期终考试,对于每一位山西人来说,作为考生,你对自己这一年的工作满意吗?作为考官,你又会给全省这一年的工作打多少分?从高速公路总里程突破5000公里到投资总盘子超过9150亿元;从全年城镇新增就业51万人到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增长12%13%……经济增长、物价稳定、民生改善、社会和谐——这就是2012年的山西答卷。

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主要指标】(预计)

·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2400亿元,同比增长10%左右。

·财政总收入超过2600亿元,增长15%以上,一般预算收入超过1445亿元,增长19%以上。

·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分别达到20300元、6330元,增长12%13%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4500亿元,增长16%

·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和主要污染物减排均实现预定目标。

·进出口总额达到148亿美元。

【项目落地年】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150亿元。

·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民间投资增长33%左右,占总投资的比重达到48%;新兴产业、非煤产业投资占工业投资的比重分别提高到42.8%67%

·非国有、非煤、非传统、非高耗能产业投资分别增长34.1%33.4%47.8%22.2%

·预计全年重点项目落地投资额1.6万亿元,省市两级重点工程投资达1.1万亿元,实现“双超万亿”目标。(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口径不一)

【基础设施】

·铁路投资完成500亿元,在建里程达到1900公里,相当于目前全省铁路营运里程的一半还多。

·完成1000公里高速公路建设,总里程超过5000公里。

·全省公路总里程达到13.68万公里,完成农村街巷硬化13.68万公里,基本实现县县通(高速公路)、乡乡通(等级公路)、村村通(水泥油路)、户户通(街巷硬化)的目标。

·新增电力装机容量510万千瓦,总装机容量达到5810万千瓦。

【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

·转型综改试验区《总体方案》于8月初正式获批。

·“一市两县”“一市两园”“一县一企”、省属国有重点企业先行试点和标杆项目加快推进。

转型发展势头强劲

【传统产业升级】

·煤炭产量和外运量分别达到9亿吨、5.6亿吨,全行业销售收入突破万亿元。

·煤电、煤焦、煤化工、煤机一体化发展,全省煤炭企业电力装机容量达到2000万千瓦、焦化产能达到5000万吨、合成氨和尿素产能达到1500万吨、煤机销售收入超过100亿元。

·煤矸石发电装机容量达到584.5万千瓦。

·投产或在建焦炉煤气制甲醇制烯烃项目31个,总产能达400万吨以上。

·4个国家级循环试点市和15个试点园区、121个试点单位先行引领,总投资约1400亿元的100个循环经济项目80%以上建成投产。

【新兴产业壮大】

·先进装备制造业增速高达32.3%,高于工业增速20.7个百分点。

·旅游总收入达到1810亿元,增长35.1%

·以手机、太阳能光伏、LED芯片、云计算等高新技术产业项目为带动,电子产品制造业产值同比增长近一倍。

·现代物流业加快发展,煤炭交易中心实现全面上线交易。

【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

·淘汰小钢铁55万吨、小焦炭1015万吨、小火电62万千瓦、小水泥2310万吨。

·全省资源综合利用率、大宗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均达到50%以上。

·全部设区市开展PM2.5监测。

·11个重点城市空气质量均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完成营造林460万亩。

·地下水位平均回升0.38米。

人民幸福指数提升

·各级财政用于与民生直接相关的投入达1437亿元,增长22%,占到总支出的一半以上。

·开工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40.9万套,竣工18万套,又有60多万名住房困难群众圆了安居梦。

·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4%左右,全年新增城镇就业51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42.5万人,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0%,均创历史最好水平。

·115个农业县、1379万人纳入新农保。

·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实现“八连调”,月人均达1837元,居中部六省之首。

·812万户农户享受到每户1吨免费取暖煤。

·截至11月底,全省各类安全生产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分别下降15.7%1.5%,煤炭百万吨死亡率为0.096,继续保持全国领先水平。

城乡统筹步伐坚实

·全省城镇化率超过51%,整体进入初级城市型社会。

·制定出台实现农民收入翻番的《决定》,新出台10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全年“三农”投入达到907亿元,增长30%

·新建 “一村一井”工程345个,农田实灌面积达1900多万亩。

·粮食产量连续3年突破100亿公斤,达到127.4亿公斤,再创历史新高。

·4000个“一村一品”专业村、60个“一县一业”基地县初具规模。

·全省农产品加工业销售收入超过800亿元,增长30%以上。

·农村新的“五个全覆盖”全部完成。

·又有40万贫困人口脱贫。

山西文化软实力提升

·文化旅游产业贡献率居第三产业首位。

·4件作品获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

·农家书屋、村级综合文化活动室等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基本实现全覆盖。

·31个博物馆、126家图书馆、131家文化馆和所有乡镇文化站向社会免费开放。

·我省运动员在第30届奥运会上取得一金一银一铜的优异成绩。

·省级重大文化设施全部建成,建成文化体育场所3万多个。

·文化体制改革阶段性任务基本完成,走在全国前列。

$$分页$$ 

2013·山西再起跑

201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就像田径赛场上的4×100接力,每一次起跑既是一个新的开始,也是对上一段赛程的传承。在转型跨越的征途上,山西人越来越成熟,越来越自信,不断总结经验,不断突破自己,不断刷新历史,不断跑出新的成绩。

年度主要经济指标

预期指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左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财政总收入和一般预算收入均增长1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10%10%以上,城镇新增就业岗位50万个,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水平涨幅控制在3.5%左右。

约束性指标是: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3.5%,万元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3.7%,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氨氮、氮氧化物减排完成国家下达任务,烟尘、粉尘排放量均下降2%,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5.2%

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扩大内需、发展实体经济

路径:发展仍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在选准方向、优化结构、提高效益的前提下,进一步扩大投资规模,确保实现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万亿元、增长22%的目标。在资金投向上,着力加强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投资。

在重点工程建设上,实行项目储备、签约、落地、开工、建设和投产“六位一体”推进机制,确保各项重点工程按进度、高质量推进。扩大内需的难点和重点在消费,最大的潜力也在消费。扩大居民消费要在建立长效机制上下功夫。

实体经济既是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又是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的重要支撑。在大企业层面,加快推进 “双千亿”、“双五百亿”、“双百亿”重大项目建设。在小型微型企业层面,每年净增小微企业3万户以上,形成大中小微企业合理分工、协调发展的格局。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关键: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路径:实现科学发展,根本途径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把优化产业结构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以增强产业竞争力为核心,着力构建具有山西特色的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

一要通过兼并重组和技术改造两个重要途径,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确保完成2013年国家下达我省的淘汰焦化落后产能300万吨、水泥300万吨、钢铁160万吨等任务。二要抓住产品研发和市场开拓两个关键环节,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加快实施“512”工程(实施50个规模效益显著的重大项目、扶持100个高成长性重点项目、培育200个发展前景好的潜力项目)。三要抓好政策落实和重点突破两个重要方面,加快发展服务业。实施服务业重点项目“1511”工程(即推进在建项目100个、新开工项目50个、开展前期工作100个、储备项目1000个),带动服务业发展提速、比重提高、水平提升。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关键:建设美丽新山西

路径: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我省缓解资源环境压力、实现转型跨越发展的战略选择和内在要求。抓好节能降耗和减排治污。全面开展能效对标活动,狠抓六大重点行业和千户重点企业节能工作,再完成753万平方米建筑节能改造任务;进一步降低能耗物耗水平,促进低碳发展。

抓好循环经济发展。发展循环经济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加快建立和完善体现循环经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从企业、行业、园区、社区、区域等各个层面,全面推行循环经济模式,加快形成覆盖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抓好造林绿化和生态治理修复。大力推进“两山”造林、“两网”绿化、“两林”富民、“两区”增绿、“双百”示范、“双保”管护等六大造林绿化重点工程,确保全年营造林450万亩以上。

毫不放松抓好“三农”

关键: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路径:“三农”工作始终是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围绕“特色”做文章,加快发展特色现代农业。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启动实施1000万亩旱涝保收田建设等六大农田水利工程,加快推进山老区“一村一井”、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等工程建设。启动实施粮食、杂粮、畜牧、设施农业、水果、中药材、酿造等七大产业振兴和翻番工程,深入推进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513”工程,促进特色现代农业再上新台阶。

围绕“统筹”做文章,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启动100个新农村集中连片示范区和3000个重点村建设,着力建设美丽乡村。扶持300个村实施“一村一品”整村推进,实施扶贫龙头企业“百企带万户”增收工程。

围绕“增收”做文章,不断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把增加工资性收入作为促进农民增收的主渠道,切实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帮助农民靠务工增收、靠创业增收。

加快推进城镇化

关键:提高城镇化质量和水平

路径:城镇化既是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巨大引擎,又是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重要途径。要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全过程,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按照“一核一圈三群”的城镇布局,加快城镇化步伐。继续在政策、规划以及土地、资金、资源等要素配置方面支持太原率先发展,加快南部新区建设和老城区改造,不断增强省会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快推进长治上党城镇群、临汾汾河城镇带、介孝汾等城镇群等城镇组群发展。大力实施大县城战略和百镇建设工程,加快形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格局,力争城镇化率再提高1.5个百分点。不断提高城镇化质量,进一步提高城市品位和管理水平,建设现代宜居宜业城市。解决好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进城落户以及相应的社会保障、子女上学、保障性住房等问题。

加大民生改善力度

关键:让人民群众过上更加美好的新生活

路径:民生一头连着民利和民心,一头连着内需和发展,既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又是发展的有效途径。按照“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舆论”的思路,全力做好各项民生工作,让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的生活。

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着力构建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网。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力争使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参保率全部达到95%以上。

加快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新开工建设城镇保障性住房18万套、基本建成18万套,改造农村困难家庭危房10万户,抗震加固8万套,完成3000平方米以上集中连片棚户区改造任务。

继续改善教育条件。加快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不断健全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让人民群众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

全面推进改革开放

关键: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

路径:统筹推进农村综合改革、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国有企业改革、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等各项改革,尤其要结合我省实际,以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为抓手,先行先试、大胆探索,努力破除制约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为转型跨越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和活力。

综改区建设已进入全面推进的新阶段,大力推进“一市两园”和20个省级转型标杆项目建设,确保取得实效。按照“一厅一专项”、“一市一板块”、“一县一任务”的要求,敢于创新、勇于实践,力求在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创新产业转型促进机制,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积极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加快金融改革发展,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创新招商方式,推动引资、引技、引智有机结合,提高招商引资的综合优势和总体效益。

坚持不懈抓好安全生产

关键: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氛围

路径:作为能源和矿业大省,抓好安全生产始终是我省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

始终做到警钟长鸣、常抓不懈,坚决杜绝重特大事故、减少一般性事故,切实巩固和发展全省安全生产形势持续明显好转的大好局面。统筹抓好各个领域、重点行业和薄弱环节的安全生产,统筹抓好体制机制创新和基层基础工作,统筹抓好两个主体责任落实和生产经营秩序规范。严肃对待事故、严格责任追究,严格落实安全生产挂牌监管责任制和目标责任考核 “一票否决制”,确保各级各部门各企业的安全生产责任落到实处。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不断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加强社会管理法律法规、体制机制、能力、人才队伍和信息化建设。深化“平安三晋”创建活动,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有效应对和处置各类突发事件,加强社会舆论引导,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网络编辑:李媛)

网络编辑: 来源:
相关评论
发表我的评论
  • 大名:
  • 内容:
本类固顶
  • 没有
  • 中国民主促进会吕梁市委员会(www.sxllmj.org.cn) © 2024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传真:0358-8223098 电话:0358-8223098 吕梁民进邮箱:mjllsw@163.com
  • 吕梁市市委大院 邮编:033000 晋ICP备100060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