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
 
在线留言 成锡锋博客
马飞:应关注农资市场“潜规则”现象 马飞:应关注农资市场“潜规则”现象
关注社会 - 马飞:应关注农资市场“潜规则”现象
马飞:应关注农资市场“潜规则”现象
 
关注社会  加入时间:2012-5-9 10:42:36     点击:865

吕梁民进骨干信息员马飞认为:农业生产资料对农业发展至关重要,农资纠纷处理不好,不仅经济损失大,还可能影响社会稳定,尤其现在正值春耕农忙时节。近年农资市场秩序大有好转,假冒伪劣农资坑农伤农现象明显减少,但农资市场一些潜规则却依然大行其道,成为一些不法分子非法谋利的手段。主要有如下三种现象:

一是违法经营的农资经销商被罚,农资企业给予补偿的怪现象。在市场监管过程中,职能部门发现个别农资经销商销售假冒伪劣产品便给予这些经营户相应的处罚,但生产企业为维护销售渠道,便给予这些被处罚款的经营户以经济补偿,工商部门罚多少,生产企业就补多少。这种现象使得农资假货屡禁不绝。

二是农资生产企业与产品质量检测机构合谋取利。农资企业事先与产品质量检测机构合谋使产品检测成为摆设,蒙蔽工商部门而工商部门由于技术手段所限制在更多情况下难以有所作为。使得一些明显不合格的农资产品也通过了检测,进入流通领域。

三是某些企业贴牌生产“只收钱不监管”现象。目前农资产品贴牌生产现象十分普变,但被贴牌企业对贴牌企业的监管却不到位,贴牌生产的产品质量稳定性难以保持,造成一些看似名优的产品其实是伪劣产品。

为此建议:

一、坚持源头治理,实行“驻厂监管”及产品批次质量责任追究制度,将责任落实到个人,防止走过场。

二、在销售环节,试行连锁经营模式。凡进入市场领域的农资产品都能够直接追溯到生产企业,并及时查明不合格原因。

三、应建立有效的市场监管机制,提高农资销售的门槛,针对经销商要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提高售中、售后服务,减少农资市场纠纷,保护农民的利益。

(网络编辑:贺立辉)

上一条:马飞:农民工就业培训应注重实效
下一条:治理小产权房切忌一刀切

·马飞:应关注老年人再就业问题
·马飞:应关注农民工的文化生活
·马飞:应关注企业违法占用农村土地的现象
·马飞:应关注企业夜间排污问题

 发表,查看评论 打印本页 

 
 
Copyright © 2006-2010 www.sxllmj.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传真:0358-8223098 电话:0358-8223098   晋ICP备10006063号
吕梁市市委大院 邮编:033000    吕梁民进邮箱:bgs@sxllmj.org.cn
版权所有 © 中国民主促进会吕梁市委员会
您是本站第 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