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
 
在线留言 成锡锋博客
中共山西省委十届四次全会暨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解读 中共山西省委十届四次全会暨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解读
网上学苑 - 中共山西省委十届四次全会暨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解读
中共山西省委十届四次全会暨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解读
 
网上学苑  加入时间:2012-12-30 9:16:37     点击:2575
 

2013·山西再起跑

201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就像田径赛场上的4×100接力,每一次起跑既是一个新的开始,也是对上一段赛程的传承。在转型跨越的征途上,山西人越来越成熟,越来越自信,不断总结经验,不断突破自己,不断刷新历史,不断跑出新的成绩。

年度主要经济指标

预期指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左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财政总收入和一般预算收入均增长1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10%10%以上,城镇新增就业岗位50万个,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水平涨幅控制在3.5%左右。

约束性指标是: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3.5%,万元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3.7%,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氨氮、氮氧化物减排完成国家下达任务,烟尘、粉尘排放量均下降2%,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5.2%

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扩大内需、发展实体经济

路径:发展仍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在选准方向、优化结构、提高效益的前提下,进一步扩大投资规模,确保实现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万亿元、增长22%的目标。在资金投向上,着力加强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投资。

在重点工程建设上,实行项目储备、签约、落地、开工、建设和投产“六位一体”推进机制,确保各项重点工程按进度、高质量推进。扩大内需的难点和重点在消费,最大的潜力也在消费。扩大居民消费要在建立长效机制上下功夫。

实体经济既是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又是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的重要支撑。在大企业层面,加快推进 “双千亿”、“双五百亿”、“双百亿”重大项目建设。在小型微型企业层面,每年净增小微企业3万户以上,形成大中小微企业合理分工、协调发展的格局。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关键: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路径:实现科学发展,根本途径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把优化产业结构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以增强产业竞争力为核心,着力构建具有山西特色的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

一要通过兼并重组和技术改造两个重要途径,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确保完成2013年国家下达我省的淘汰焦化落后产能300万吨、水泥300万吨、钢铁160万吨等任务。二要抓住产品研发和市场开拓两个关键环节,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加快实施“512”工程(实施50个规模效益显著的重大项目、扶持100个高成长性重点项目、培育200个发展前景好的潜力项目)。三要抓好政策落实和重点突破两个重要方面,加快发展服务业。实施服务业重点项目“1511”工程(即推进在建项目100个、新开工项目50个、开展前期工作100个、储备项目1000个),带动服务业发展提速、比重提高、水平提升。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关键:建设美丽新山西

路径: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我省缓解资源环境压力、实现转型跨越发展的战略选择和内在要求。抓好节能降耗和减排治污。全面开展能效对标活动,狠抓六大重点行业和千户重点企业节能工作,再完成753万平方米建筑节能改造任务;进一步降低能耗物耗水平,促进低碳发展。

抓好循环经济发展。发展循环经济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加快建立和完善体现循环经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从企业、行业、园区、社区、区域等各个层面,全面推行循环经济模式,加快形成覆盖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抓好造林绿化和生态治理修复。大力推进“两山”造林、“两网”绿化、“两林”富民、“两区”增绿、“双百”示范、“双保”管护等六大造林绿化重点工程,确保全年营造林450万亩以上。

毫不放松抓好“三农”

关键: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路径:“三农”工作始终是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围绕“特色”做文章,加快发展特色现代农业。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启动实施1000万亩旱涝保收田建设等六大农田水利工程,加快推进山老区“一村一井”、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等工程建设。启动实施粮食、杂粮、畜牧、设施农业、水果、中药材、酿造等七大产业振兴和翻番工程,深入推进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513”工程,促进特色现代农业再上新台阶。

围绕“统筹”做文章,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启动100个新农村集中连片示范区和3000个重点村建设,着力建设美丽乡村。扶持300个村实施“一村一品”整村推进,实施扶贫龙头企业“百企带万户”增收工程。

围绕“增收”做文章,不断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把增加工资性收入作为促进农民增收的主渠道,切实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帮助农民靠务工增收、靠创业增收。

加快推进城镇化

关键:提高城镇化质量和水平

路径:城镇化既是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巨大引擎,又是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重要途径。要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全过程,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按照“一核一圈三群”的城镇布局,加快城镇化步伐。继续在政策、规划以及土地、资金、资源等要素配置方面支持太原率先发展,加快南部新区建设和老城区改造,不断增强省会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快推进长治上党城镇群、临汾汾河城镇带、介孝汾等城镇群等城镇组群发展。大力实施大县城战略和百镇建设工程,加快形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格局,力争城镇化率再提高1.5个百分点。不断提高城镇化质量,进一步提高城市品位和管理水平,建设现代宜居宜业城市。解决好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进城落户以及相应的社会保障、子女上学、保障性住房等问题。

加大民生改善力度

关键:让人民群众过上更加美好的新生活

路径:民生一头连着民利和民心,一头连着内需和发展,既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又是发展的有效途径。按照“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舆论”的思路,全力做好各项民生工作,让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的生活。

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着力构建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网。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力争使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参保率全部达到95%以上。

加快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新开工建设城镇保障性住房18万套、基本建成18万套,改造农村困难家庭危房10万户,抗震加固8万套,完成3000平方米以上集中连片棚户区改造任务。

继续改善教育条件。加快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不断健全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让人民群众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

全面推进改革开放

关键: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

路径:统筹推进农村综合改革、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国有企业改革、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等各项改革,尤其要结合我省实际,以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为抓手,先行先试、大胆探索,努力破除制约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为转型跨越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和活力。

综改区建设已进入全面推进的新阶段,大力推进“一市两园”和20个省级转型标杆项目建设,确保取得实效。按照“一厅一专项”、“一市一板块”、“一县一任务”的要求,敢于创新、勇于实践,力求在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创新产业转型促进机制,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积极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加快金融改革发展,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创新招商方式,推动引资、引技、引智有机结合,提高招商引资的综合优势和总体效益。

坚持不懈抓好安全生产

关键: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氛围

路径:作为能源和矿业大省,抓好安全生产始终是我省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

始终做到警钟长鸣、常抓不懈,坚决杜绝重特大事故、减少一般性事故,切实巩固和发展全省安全生产形势持续明显好转的大好局面。统筹抓好各个领域、重点行业和薄弱环节的安全生产,统筹抓好体制机制创新和基层基础工作,统筹抓好两个主体责任落实和生产经营秩序规范。严肃对待事故、严格责任追究,严格落实安全生产挂牌监管责任制和目标责任考核 “一票否决制”,确保各级各部门各企业的安全生产责任落到实处。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不断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加强社会管理法律法规、体制机制、能力、人才队伍和信息化建设。深化“平安三晋”创建活动,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有效应对和处置各类突发事件,加强社会舆论引导,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网络编辑:李媛)

第 1 2 页
上一条:坚持道路 携手共进
下一条:中央政治局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

·中共山西省委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
·中共山西省委关于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通知
·中共山西省委十届四次全会暨全省经济工作会议在太原举行
·中共山西省委发出通知——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中国共产党山西省第十次代表大会关于中共山西省第九届委员会报告的决议
·中共山西省委常委会议召开
·中共山西省委督查组到民进吕梁市委机关督查指导

 发表,查看评论 打印本页 

 
 
Copyright © 2006-2010 www.sxllmj.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传真:0358-8223098 电话:0358-8223098   晋ICP备10006063号
吕梁市市委大院 邮编:033000    吕梁民进邮箱:bgs@sxllmj.org.cn
版权所有 © 中国民主促进会吕梁市委员会
您是本站第 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