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
 
在线留言 成锡锋博客
樊小军:枣树伤农现象亟待解决 樊小军:枣树伤农现象亟待解决
关注社会 - 樊小军:枣树伤农现象亟待解决
樊小军:枣树伤农现象亟待解决
 
关注社会  加入时间:2011-5-4 15:26:51     点击:813

民进吕梁市委骨干信息员樊小军认为:吕梁市是全国红枣主产区之一,栽培面积达到187万亩,集中分布于沿黄四县的23个乡镇,交城、离石有少量分布。正常年景红枣总产量可达到2.2亿公斤,以枣为主要生计的人口(枣农)达70余万人,枣区农户80%以上的收入来自红枣。

近年来,由于灾害、物价、市场等多方面的因素,导致这一富民产业受到极大的损害,农民没有得到应得的实惠,形成了典型的大产业,小产值格局,农民对服侍多年的枣树爱恨交加,欲罢不能。造成这一后果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一是红枣的裂果问题,严重时可导致稞粒无收;二是科技推广力度不够,枣园的土肥水管理因成本太高(枣园的土壤深翻、科学施肥、枣园的灌溉、机械耕翻等),无法大面积实施;三是质量和产量波动较大造成价格起伏较大,高产年份1公斤卖不倒1元钱,因灾造成减产后,价格上升到3-5元/公斤,这种现象带来的后果是红枣产业不健康发展;四是多部门管理造成扯皮,尚未形成一整套标准的生产服务管理体系;五是加工转化能力有侍提升。

为此建议:

一、政府部门加强对红枣产业化发展的组织领导,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将红枣的产值纳入各级政府的考核指标体系。林业部门明确专门机构,配备专业人员,提供经费保障来负责枣园的管理指导;水利部门负责枣区灌溉基础设施的建设;农业部门负责土壤测土配方施肥;农机部门负责枣区小农机具的协调调运;财政部门负责财政补贴资金的筹措落实;税务、金融部门加大对规模以上加工企业的扶持力度;工商部门负责企业品牌的打造;食品管理部门加强对企业深加工产品的技术指导;保险部门探寻枣树参保的途径方法。

二、强化资金支撑。一是对品种改良的枣树、枣园深翻中耕锄草、红枣深加工企业的给予补贴;二是积极支持规模以上的加工企业向纵深发展;三是探寻红枣参保的途径,增强应对分险的能力。

三、加强科技攻关。枣民流传一句顺口溜:“辛辛苦苦干一年,一雨回到解放前”。自然灾害的影响制约依然无法克服,应强化科技攻关,与中国林科院、山西农业大学等科研机构和院校共建经济林合作协议,利用国家高端人才和试验室,选取建立中试基地,搭建集科研、推广、咨询为一体的高技术平台,搞好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围绕制约我市红枣产业化发展中的重大技术课题,突出在红枣裂果防治、标准化生产、病虫害有机防治等方面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集中解决瓶颈问题,为红枣产业发展提供核心技术支撑。

四、推行标准化的生产管理。现有的枣林经营分散、管理粗放、以户为单位,多数林业部门多年来形成以生态建设为主的理念,对经济林的经营管理认识不足。虽然市委出台了实施经济林“三大覆盖”工程方案,但各地注重于造林面积扩大和任务的完成,对后期的服务管理跟不上。只有极少数的林业部门有专门的经济林服务中心来指导推行标准化的生产管理技术。因此各地应根据当地实际,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经常性地开展技术指导服务工作,以此来推动枣树的标准化生产管理。在这方面,中阳县的经济林服务中心通过几年来的工作,基本规范了当地的核桃日常经营管理,效益显著,效果明显,很受当地群众的欢迎,值得推广。

五、搞好示范园区建设。按照品种化布局、良种化栽植、标准化生产的要求,强化品种改良管理,建立精品示范园,实现标准化管理。现有的枣园经营分散,经营粗放,品种零乱,形不成规模。应根据市场化需求,结合当地实际,有目的地选择适合当地的品种,兴建良种化精品示范园,同时选择对老枣园进行良种化改造,建成精品示范园,作为示范基地,由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示范管理,同时培训当地枣民。以此带动品种化改造,实现良种化,建成高标准的精品园。各地根据开展情况和枣区群众的接受程度,编制枣区枣树品种良种化改良规划,纳入当地发展规划,逐年推开,以此实现枣园的良种化、品种化、精品化生产经营。

(网络编辑:贺立辉)

上一条:温智新:“三项整治”应形成长效机制
下一条:樊小军:关于造林绿化布局的建议

没有相关信息

 发表,查看评论 打印本页 

 
 
Copyright © 2006-2010 www.sxllmj.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传真:0358-8223098 电话:0358-8223098   晋ICP备10006063号
吕梁市市委大院 邮编:033000    吕梁民进邮箱:bgs@sxllmj.org.cn
版权所有 © 中国民主促进会吕梁市委员会
您是本站第 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