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
 
在线留言 成锡锋博客
转型跨越再起飞 山西代表团媒体开放日答记者问 转型跨越再起飞 山西代表团媒体开放日答记者问
网上学苑 - 转型跨越再起飞 山西代表团媒体开放日答记者问
转型跨越再起飞 山西代表团媒体开放日答记者问
 
网上学苑  加入时间:2011-3-14 10:05:55     点击:1272

提振精神、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大力转变干部作风 

新华社记者:许多媒体曾报道袁书记到山西上任后大抓干部作风整顿,评价您的工作雷厉风行,这方面在社会上也有很大的影响,请问袁书记,为什么要从干部作风整顿入手,现在干部的面貌有变化了吗?要完成下一步任务,在干部的管理和要求上您还有什么打算? 

袁纯清:这个问题很有现实性。我到山西工作后,是从提振精神、解放思想、改变观念、转变作风开始推进工作的,在全省领导干部大会上,提出了转型跨越发展、再造一个新山西的主题和思路。毛泽东同志有一句名言,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省委、省政府确定转型跨越发展、再造一个新山西的目标后,如何解决好这个“决定”的因素,必须从干部抓起,在提振精神、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的同时,还要大力转变作风,就是要讲规矩,守纪律,干实事,抓落实。纪检部门围绕大局开展工作,对干部作风进行检查,发现了一些问题,依纪进行了处理,这使我们看到了确实存在一些问题,但相比山西广大干部而言,只是极少数。通过对一些干部的处理,山西干部的精神面貌有了很大改观,广大干部群众对正风肃纪的行动给予充分肯定。这是一点。其次,我们更重要的是从正面抓干部作风建设。去年8月28日,省委召开全省电视电话会议,对在全省掀起学习弘扬右玉精神新高潮作出了部署。右玉与内蒙古接壤,在毛乌素沙漠的边缘,解放初期森林覆盖率只有0.25%,县里18任领导班子一届接一届栽树60多年,现在森林覆盖率达到52%,有人甚至说像北欧一样。特别是右玉栽树十分困难,有的树生长起来需要9年,右玉不光绿化了山河,更重要的是体现了一种精神、体现了干部的作风,体现了积极的正确的价值观、政绩观,这也从一个方面充分说明山西的干部是敢干事、能干事、可以干成事的。所以我们在全省开展了右玉精神学习活动,要求每个县处级干部到右玉参观学习,对照右玉精神开一次民主生活会。作风建设是常抓常新的,今年我们推出一个新的举措,就是在全省领导干部中开展下乡住村“六个一”的活动,要求广大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到基层去、到农村去、到企业去,和那里的老百姓同吃、同住、同劳动,建一个坚强有力的党组织,开好一个解放思想、促进发展的讨论会,制订一个切合实际的发展规划,帮助上一个好的致富项目,解决一些群众关注的实际问题,形成一个促进作风转变、推进项目建设的调研报告。省委常委要带头做起,我今年要在适当时候选择一个村,和老百姓住几天,落实“六个一”。要通过这项活动,使干部更加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密切与群众的联系,使干部作风有更大的提升。第三,要在制度建设上有新的举措。比如说,要推进流程重构,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精简审批事项,缩短审批时间,规范审批程序,项目审批盖章能一天的不用两天。总之,要通过正面的典型宣传,通过加大监督力度,通过健全体制机制,山西干部的作风会更好,希望大家相信这一点。 

切实用好转型综改试验区这一重要平台 

中央电视台记者:山西是一个煤炭大省,在国家的经济建设中作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也衍生出许多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制约着山西的可持续发展。去年年底,国家批准山西为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山西从哪里作为突破口,来实现资源型经济转型? 

王君: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和国家部委的大力支持下,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正式获批,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山西工作的关心支持和对山西3400万人民的关怀。我们要紧抓这一千载难逢的机遇,切实用好这一重要平台,大力推动我省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推进试验区建设主要解决的问题:一是着力解决产业结构单一化的问题,构建以煤为基、多元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长期以来,山西以挖煤为主,煤焦冶电占工业的80%以上,这种经济是不可持续的、不健康的。我们不仅要搞煤焦冶电,还要搞新兴产业,搞先进装备制造业、现代煤化工、新型材料工业、特色食品工业和文化旅游产业等。二是解决生态环境脆弱的问题,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我们将着眼于建设绿化山西、气化山西、净化山西、健康山西,加大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治理修复力度,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三是解决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的问题,促进资源型城市转型和城乡统筹发展。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省各项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城乡二元结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城市和农村的差距还是很大的。为此,省委、省政府在进一步巩固提升已实现的农村“五个全覆盖”工程的基础上,启动实施新的农村“五个全覆盖”工程,即再用两年时间实现农村的街巷硬化、便民连锁商店、文化体育场所、中等职业教育免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全覆盖,使农村面貌发生显著改善。四是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一条腿长、一条腿短和民生欠账较多的问题,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民生全面改善。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进一步加快发展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进一步做好就业、住房、社会保障等各项民生工作,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五是解决制约转型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推进改革创新,强化政策支撑,建设区域创新体系,吸引和培养更多的创新型人才,为资源型经济转型提供政策制度保障和人才技术支撑。目前,我们正在加紧编制总体方案和专项方案,积极准备与国家有关部委搞好政策衔接,市县也都开始积极筹划这项工作,待总体方案报国家批准后,这项工作将在我省全面展开。 

农民收入会有较快增长 

农民日报记者:袁纯清书记,未来五年,山西在提高农民收入上有哪些举措?前一段时间,干旱一直是困扰山西的问题,未来在解决水的问题包括农田水利建设上有哪些举措? 

袁纯清:山西农民的收入较低,现在是全国平均水平的80%。正因为看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省委、省政府提出目标,“十二五”末农民人均纯收入要达到9000元,而且农民收入的增长幅度要高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长幅度。这个目标很振奋人心,但是实现这一目标任务特别艰巨。怎么实现?我们要大力推进县域经济的发展,按照中央的要求,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三化”一起推进。前不久,省委、省政府召开了全省县域经济会议,出台一个文件若干个措施,大力扶持县域经济发展。特别是通过发展“一村一品”,通过一连串的政策措施,支撑农民大幅增收。总之,一是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二是有若干政策措施支撑,三是广大农民在政策调动下焕发出积极性,相信山西农民收入会有较快增长。 

山西确实是缺水,但是已经有很大改观。我们加大了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十一五”期间开工建设的35项应急水源工程,完成27项,其余的即将完成。“十二五”期间我们还将通过各种渠道新增25亿立方米水,水资源是可以支撑转型跨越发展的。同时,还有一个很大的变化,就是山西目前60%用的是地下水,下一步通过建设大水网等措施,转变为60%利用地表水,加上全社会节约用水,山西尽管缺水,但水的瓶颈制约是可以解决的,完全可以支撑“十二五”乃至更长远的发展。 

第 1 2 3 页
上一条:杨洁篪就中国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答中外记者问摘要
下一条:围绕中心 服务大局为山西转型跨越发展积极贡献力量——访全国政协委员、省政协主席薛延忠

没有相关信息

 发表,查看评论 打印本页 

 
 
Copyright © 2006-2010 www.sxllmj.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传真:0358-8223098 电话:0358-8223098   晋ICP备10006063号
吕梁市市委大院 邮编:033000    吕梁民进邮箱:bgs@sxllmj.org.cn
版权所有 © 中国民主促进会吕梁市委员会
您是本站第 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