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
 
在线留言 成锡锋博客
温家宝:关于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的几个问题 温家宝:关于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的几个问题
网上学苑 - 温家宝:关于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的几个问题
温家宝:关于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的几个问题
 
网上学苑  加入时间:2010-6-21 9:24:59     点击:11092

源,不仅他本人失去了安身立命的基础,他的家庭也会因此陷入困境。一个社会如果失业率过高,就很难保持和谐稳定,经济也不可能持续健康发展。

  多年来,党和政府始终把就业作为事关民生、事关全局的大事紧抓不放,不敢有丝毫松懈。我们不断深化就业体制改革,坚持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和政府促进就业相结合;不断强化政府促进就业的责任,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持续加大就业公共投入,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城乡统一的就业市场,促进平等就业;不断加强就业援助,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和零就业家庭实现就业。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我们在研究应对措施的时候,首先想到的就是保就业。我们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采取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对企业实施了“五缓四减三补贴”政策,2009年中央财政安排就业专项资金420亿元,比上年增长66.7%,全年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102万人,好于年初的预期。几年来,我国就业总量一直稳步增长,每年城镇新增就业保持在10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3%以下,社会就业大局保持稳定。

  但是,无论从当前还是从长期看,我国就业形势都不容乐观。首先,我国是人口大国,需要就业的人口多,劳动力总量供过于求。根据人口结构测算,今后一个时期,每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口约1000万人,加上失业人员、退役军人等,需要就业的城镇劳动力超过2000万人。其中,高等学校毕业生今年就有630万人,以后还会增加;初高中毕业没有升学直接进入就业市场的,今年预计是520万人。农村有超过1.5亿富余劳动力需要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在正常增长条件下,每年新增就业岗位只有1000万个左右,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相当突出。其次,劳动力总体素质偏低,结构性短缺日趋严重,不能适应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的需要。大量农民工包括青年农民工,只能从事简单的体力劳动,而技术工人特别是技师、高级技师却相当紧缺。即使大学生这个整体素质较高的群体,也有相当一部分难以适应市场需求,就业比较困难。

  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大量富余劳动力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既是压力,也是动力。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是我们的一大优势。我国经济之所以能够保持长期较快发展,外资之所以长期看好中国,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之所以有较强的竞争力,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此。我们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劳动力资源丰富

第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页
上一条:人民日报思想纵横:多出思路少找门路
下一条:习近平: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努力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

没有相关信息

 发表,查看评论 打印本页 

 
 
Copyright © 2006-2010 www.sxllmj.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传真:0358-8223098 电话:0358-8223098   晋ICP备10006063号
吕梁市市委大院 邮编:033000    吕梁民进邮箱:bgs@sxllmj.org.cn
版权所有 © 中国民主促进会吕梁市委员会
您是本站第 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