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
 
在线留言 成锡锋博客
李媛:确立“三观”强化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 李媛:确立“三观”强化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
关注社会 - 李媛:确立“三观”强化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
李媛:确立“三观”强化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
 
关注社会  加入时间:2010-5-21 10:24:00     点击:766

民进山西省委委员、民进吕梁市委副主委兼秘书长李媛认为: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是新形势下搞好党与党外人士合作共事的时代命题,也是实现统一战线持续发展的紧迫课题。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数量充足的党外代表人士及其后备队伍,直接关系到党与党外人士合作的水平,关系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坚持和完善,关系到统一战线的持续发展。因此树立正确的党外干部评价观,客观分析新形势下党外代表人士的特点,因地制宜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势在必然,任重道远。

一是大人才观。要树立党外人才也是党的人才,党外人才资源同样是第一资源的观念,深刻认识到党外人才是国家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力量。做好党外人才工作关系到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也是巩固和壮大新时期新阶段统一战线的基础。同时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新时期的党外代表人士就整体而言,多是有专长的专业人才,基本上是各个单位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但是长期的业务工作和专业研究,使他们的政治素质略显不足,“旗帜性”人物相对缺乏,政治把握能力、参政议政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合作共事能力相对不足。所以,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将党外代表人士作为特殊的人才来对待,给予他们充分信任,对他们高看、厚爱,在坚持原则的基础上,灵活地把握尺度,尊重他们的专业特长,打破身份界限,破除求全责备的思想观念,将党外代表人士中党外干部的安排使用纳入各级政府和司法机关领导班子建设的总体规划,作为加强政权建设和领导班子建设的重要内容,保证各方面代表性人士脱颖而出,让他们有职、有权、有责、有为。

二是大教育观。育人是用人的基础。从新时期党外代表人士大多数是在市场竞争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日趋多样化。他们大多是思想敏锐、富有开拓进取精神,但合作共事的积极性主动性不强;文化程度和专业水平较高,但“四个能力”有待提高;政治上的要求更加强烈,但功利性倾向有所抬头;代表性更为广泛,但“旗帜性”人物相对缺乏。所以,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应坚持打基础、重培养的方针,坚持理论教育和实践锻炼相结合的方法,开展大教育、大培养活动,既注重思想教育引导,不断增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政治认同和思想共识,又要加强岗位锻炼,着力造就一批既精于专业、又善于领导的复合型人才,不断优化队伍结构,切实增强培养的科学性、实践性和实效性。

三是大使用观。邓小平同志指出:“人才,只有大胆使用,才能培养起来。”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立起来以后,适时进行推荐安排使用,是发挥党外代表人士作用的关键。近年来,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培养选拔工作虽然有了很大进展,但还不能完全适应新世纪新阶段统一战线发展的需要,各级党委和政府要解放思想,拓宽视野,按照“发现人才、培养人才、用好人才”的要求,坚持政治标准,注重业务素养、道德修养,大胆选拔任用。要充实党外代表人士后备队伍,加大对重点人物培养的力度,下大力气培养出一批各领域的代表性人物,并加强在实践中锻炼,给他们搭平台、压担子,使他们在实践中不断提高政治把握能力、参政议政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合作共事能力,使他们在国家政治、经济、社会发展中各得其所,各尽所能,使各方面代表人士资源得到合理配置。

(网络编辑:贺立辉)

上一条:李媛、樊小军:乡镇林业站建设急需加强
下一条:马飞:对加快小城镇建设的几点建议

没有相关信息

 发表,查看评论 打印本页 

 
 
Copyright © 2006-2010 www.sxllmj.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传真:0358-8223098 电话:0358-8223098   晋ICP备10006063号
吕梁市市委大院 邮编:033000    吕梁民进邮箱:bgs@sxllmj.org.cn
版权所有 © 中国民主促进会吕梁市委员会
您是本站第 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