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
 
在线留言 成锡锋博客
潘晓红:加大“农技”下乡力度 潘晓红:加大“农技”下乡力度
关注社会 - 潘晓红:加大“农技”下乡力度
潘晓红:加大“农技”下乡力度
 
关注社会  加入时间:2010-5-21 10:21:37     点击:595

吕梁民进会员潘晓红认为: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大变化。但在农村尤其是部分欠发达地区农村,农业仍然是群众的主要收入来源,希望有关部门能够在各方面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和扶持力度,特别是在农业技术方面。

在自然环境恶劣的农村,农民主要靠种地为生,耕作方面靠单一的传统耕作技术仍未根本的改变,加之病虫害等自然灾害的侵袭难以预防,造成农作物减收减产,直接影响着农民的生产和生活;一些偏远山区,可以林木果树等作为优势产业,可是由于农民技术欠佳,预防措施不力,部分林木果树等受病虫害的侵害严重,致使林木、果树枯萎、死亡,直接影响着农民的收入;群众结合自身实际大力发展养殖产业,但是,养殖产业的技术含量较高,加之农村农技人员相对较少,农民在养殖过程中大多是跟着感觉走,不能有效防疫,导致牲畜、家禽等大批死亡,造成经济损失。为此建议:

一、政府有关部门要不断健全和完善农业技术下乡的有关政策、办法,积极扶持农民走出“农技”低谷,增加“农技”投入,充分发挥“农技”在农村、农业、农民中的重要作用。

二、农技服务部门要在原有“农技”下乡的基础上,在“农技”人员多少、下乡次数、传授方法等方方面面加大投入力度,确实保证“农技”下乡,彻底解决农民渴望技术的目的。

三、基层党支部、村委会要给农民搭建“农技”学习的平台,利用专家技术人员授课,外出取经、远程教育、农民夜校、黑板报等多种学习形式,使农民真正掌握“农技”,并且要建立农民学技术的长期机制,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学习“农技”环境,在增加农民收入中发挥积极作用,确实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网络编辑:贺立辉)

上一条:王建爱:健全和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下一条:李媛、赵东茂、马飞:尽快为官员财产申报制度立法

没有相关信息

 发表,查看评论 打印本页 

 
 
Copyright © 2006-2010 www.sxllmj.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传真:0358-8223098 电话:0358-8223098   晋ICP备10006063号
吕梁市市委大院 邮编:033000    吕梁民进邮箱:bgs@sxllmj.org.cn
版权所有 © 中国民主促进会吕梁市委员会
您是本站第 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