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
 
在线留言 成锡锋博客
李媛:对职业教育发展的探索思考及建议 李媛:对职业教育发展的探索思考及建议
关注社会 - 李媛:对职业教育发展的探索思考及建议
李媛:对职业教育发展的探索思考及建议
 
关注社会  加入时间:2010-3-1 10:51:58     点击:727

   民进吕梁市委副主委兼秘书长李媛认为:在我国,生产一线的技术工人只占全部工人的1/3左右,劳动者素质偏低和技能型人才紧缺问题十分突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领导者素质,已成为推进我国工业化、现代化的迫切需要。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教育界、用人单位、家长等都曾经片面追求高学历教育,忽视或轻视职业教育。“宁愿以后上三流的高校,也不愿读一流的职业学校”成为许多学生和家长的共识。加之中等职业在教学教育、学生管理、毕业就业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很多学校为了自身利益而采取了一些非正当手段来维持学校生源,严重影响到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目前存在的最大制约因素有:专业错位、基地薄弱、课程滞后、模式单一、生源不足、师资队伍薄弱、目标重心偏移、自主权缺失等。

职业学校吸引力差,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职业教育无法给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无法帮助学生实现社会阶级的向上流动。为了促使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国家必须加强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力度,并且进行科学的指导规划;职业学校自身必须要加强内涵建设,提升教学质量。因此建议:

一、充分认识加快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性。一是要加强科学规划,整合职教资源,组建职教中心,逐年安排一定的资金投入,帮助职业中专培养一批学科带头人,建设一批精品课程、骨干专业和重点实训基地,支持其更好地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二是在学校(包括民办)用地、税收、基本建设、师资队伍、招生和毕业生就业等方面应给予必要的政策倾斜,争取政策、整合资源、创新体制,把职业教育做大做强做优。 

二、争取政策支持,进一步加大职业教育的经费投入。要像重视普通教育一样重视职业教育,特别要重视职业中专的发展,进一步增加财政投入,确保用于职业教育的财政性经费和生均经费逐年增长。要认真落实国家、省、市已有的政策规定,职教专项经费、城市教育附加费以及其他政策性经费一定要征足、给足,同时还要积极开辟多元化融资、筹资渠道,支持职业教育的发展。

三、以就业为导向,进一步完善和创新办学体制。职业学校要结合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和学校自身特点,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通过多种形式的校校联合、校企合作、产教结合,探索和建立根据市场、企业“订单”进行教育与培训的机制,尽量为本地市场和企业“量身定做”,培养适应各行业的应用型专业技术人员。同时,要以就业为导向,改革现行的教学管理制度,认真总结职业中专体制创新过程中的得失,构建面向市场、自我发展、自我约束、自主办学的运行机制,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优势。采取灵活的学制和学习方式,为受教育者半工半读、工学交替、分段完成学业创造条件。

四、加强宣传,转变就业观念。从政策和就业信息上多宣传职业教育,逐步转变家长、学生的成才和就业观念,吸引更多的生源到职业学校就读。其次是从群众的切身利益出发,积极引导和帮助群众为孩子科学选择未来,树立新的求学观、择业观和人才观,使职业教育受到社会的普遍尊重。 

五、加强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一是根据职业中专办学规模核定编制数,并考虑市场需要预留编制,以解决急需或紧缺专业教师的临时聘用,由财政按核定编制对工资总额实行打卡发放、包干管理。二是要切实加快“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尽快改变现有职教师资队伍结构,构建起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终身学习的开放、灵活的教育体系,建立一支能够适应以就业为导向、强化技能性和实践性教学要求的教师队伍。

六、构建以学生职业发展为本的德育工作体系。企业对职业学校好坏的评价是看“人才培养质量”。职业学校应逐步建立并完善“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为根本落脚点”的德育工作体系,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方面,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目标,要注重对学生职业意识、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规范、职业素质的培养与教育,强化基本素养的养成、职业素养的获得、专业知识的掌握相得益彰。

(网络编辑:贺立辉)

上一条:李媛、梁瑜:基层民主党派成员热议中共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
下一条:张继成、段风树:积极应对物价上涨对百姓生活带来的不利影响

没有相关信息

 发表,查看评论 打印本页 

 
 
Copyright © 2006-2010 www.sxllmj.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传真:0358-8223098 电话:0358-8223098   晋ICP备10006063号
吕梁市市委大院 邮编:033000    吕梁民进邮箱:bgs@sxllmj.org.cn
版权所有 © 中国民主促进会吕梁市委员会
您是本站第 位访问者